星期五, 九月 22, 2006

吹气小猴子

[webnote]
 
 

吹气小猴子

吹气小猴子
  诸位亲爱的网不易女读者,这回要介绍的东西是专为你们准备的;男同志也不要走开,我们有理由相信收到这个礼物的女生都会开心到要死。

  左边这只小猴子聚精会神盯着的,画着香蕉的圆盘子实际上是个按钮,一按下去,小猴子就开始吹气!知道它干吗吹气吗?
...
...
...

它要帮你吹干指甲油!


吹气小猴子


  噢卖糕的,你看它的眼神,看它的小嘴,多认真,多投入,多可爱啊!在此我们呼吁有幸得到它的女孩子们,不要让它吹脚趾甲油,可以么?

  消息来源:silose  销售网站:BoysStuff

Really Slick Screensavers - Mozilla Firefox

[webnote]
[software] 
 
 

Really Slick Screensavers

Main FAQ Downloads Links

The latest news

September 6, 2006 - It sounds like the support for OpenGL on Windows Vista has improved a lot: NVIDIA_-_OpenGL_on_Vista.ppt

August 20, 2006 - Just received word from Ken Mays that he has made Solaris ports of Really Slick Screensavers. Thanks Ken.

July 2, 2006 - Hey, someone at Intel please read this post. Please fix your OpenGL drivers. They use software rendering whenever a screensaver is running, and everyone who owns your graphics chips hates this behavior. This problem is also mentioned in my FAQ.

April 17, 2006 - Updated Mac OS X ports from Nick Zitzman: Helios, Hyperspace, Skyrocket, and Field Lines.

February 20, 2006 - Nick Zitzmann posted Mac OS X ports of Helios, Hyperspace, and Skyrocket today.

February 9, 2006 - I just added FalsinSoft's RandomScreensaver to my links page and started using it on my own computer. Thanks to Frank for the recommendation.

August 10, 2005 - It appears that Microsoft is planning for their next version of Windows to have a windowing system based heavily on Direct3D. This could mean bad things for OpenGL. Read all about it here. Fullscreen applications should not be affected by this plan, so my savers will still work fine. However, this assumes that hardware vendors supply drivers that go beyond OpenGL 1.4 (the emulated OpenGL provided by Microsoft will be limited to 1.4). Whether or not the Win32 API will work on the next version of Windows is another question I would like answered. I still hear mixed opinions about that one. And, in case you are wondering, I will never port my savers to Direct3D.

August 10, 2005 - A user reported a workaround for savers running slowly on Intel graphics. Try renaming savers from ".scr" to ".sCr". Thanks for the tip, Ralf.

April 19, 2005 - OpenGL geeks might want to see the bottom of the downloads page for my new FBO demo. If you aren't an OpenGL geek and don't know what FBO is, then you probably wouldn't care about it anyway.


These savers are free software. Feel free to give them to anyone and everyone. Some of them demand a lot of performance from your CPU and graphics card, so I hope you have a fast computer. These savers use OpenGL for graphics and will perform poorly without OpenGL hardware acceleration. All modern PCs being sold have decent OpenGL support, but the high-end gaming PCs will work the best.

Please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of them. I always welcome constructive criticism or ideas for new savers. mogumbo 'at' gmail.com

Welcome to Really Slick Screensavers. Writing crazy OpenGL screensavers is a fun hobby for me, and this is the website where I distribute them. The savers on this page are written for Windows. See the downloads page for current releases and to find versions of these savers for other operating systems. If you have a question, please consult the FAQ before contacting me.


Hyperspace

This is a real number cruncher of a screensaver. Computers are getting much more powerful these days, and my old savers don't bring them to their knees like they use to. This one does. Of course, you can still turn the settings way down if you have a pathetic, old computer.

Helios

Throw together some attraction/repulsion particle effects and some smooth implicit surfaces and this is what you get.

Euphoria

This is about as psychedelic as screensavers get. I thought my Plasma saver was at the top of the scale, but this one is even more nauseating. You'd better find one of those air sickness bags before you stare at this one for too long.

Skyrocket

The most full-blown fireworks screensaver ever. It has bright lights, smoke trails, clouds that are illuminated by the explosions, sound effects, and plenty of other eye candy. I hope you have a powerful graphics card. Keyboard commands allow you to launch various types of rockets, pause the movement of the fireworks, and control the camera with the mouse. OpenGL is used for the graphics and OpenAL is used for the sound.

Solar Winds

This is a very mesmerizing particle effects saver. Tweak the settings a little and you'll find that you can achieve an amazing number of different patterns. You can also connect the particles with lines for a very different effect.

Lattice

Fly through an endless world of linked rings. You can choose from several different textures for the rings and alter the comlexity of the lattice structure.

Flux

This screensaver rocks. If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strange attractors, you might recognize the patterns created by this saver.

Plasma

Probably the second most psychedelic screensaver in existence. Just try to picture all those colors moving around.

Field Lines

This is a simulation of the electric field lines between charged particles. Physics never looked so good.

Flocks

Here's a 3D variation on a favorite old theme. Try it out with Chromatek's ChromaDepth glasses for a cool 3D effect.

Cyclone

This screensaver makes tornadoes on your screen. I wrote it for my storm chasing buddy, but you can have it too. Check out his weather page if you're interested in meteorology and severe weather.
 
Web reallyslick.com


Contact: mogumbo 'at' gmail.com SourceForge.net Logo

超级战警 Demolition Man

[webnote]
[movie] 
 
中文名称:超级战警
英文名称:Demolition Man
别名:越空狂龙,毁灭者,爆破人
版本:思路.720re.384K5.1[HDTV-RE]
发行时间:1993年
电影导演马考・布莱姆比拉 Marco Brambilla
电影演员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Sylvester Stallone
     韦斯利・斯奈普斯 Wesley Snipes
     桑德拉・布洛克 Sandra Bullock
     奈杰尔・霍华霍内 Nigel Hawthorne
     本杰明・布拉特 Benjamin Bratt
     罗伯・高顿 Bob Gunton Glenn Shadix
     丹尼斯・利里 Denis Leary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247_5213_6d0a9f8fd01c1fa.jpg
中文名称:超级战警
英文名称:Demolition Man
别名:越空狂龙/毁灭者/爆破人
电影导演:马考・布莱姆比拉 Marco Brambilla
电影演员: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Sylvester Stallone
韦斯利・斯奈普斯 Wesley Snipes
桑德拉・布洛克 Sandra Bullock
奈杰尔・霍华霍内 Nigel Hawthorne
本杰明・布拉特 Benjamin Bratt
罗伯・高顿 Bob Gunton Glenn Shadix
丹尼斯・利里 Denis Leary
IMDB:http://www.imdb.com/title/tt0106697/


新闻组发片带的是2.0音轨,换成原版DVD提取的384K5.1。只找到这个音轨。

www.SILU.INFO FANXY制作,推荐下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FRANKIEHO提供音轨


思路原创首发VC,任何转载请注明转自VeryCD。

剧情简介:

  1996年的洛极叽有一个不按常规办案的"毁灭者"约翰・斯帕里,为捉拿绰号"铁凤凰"的凶犯,赔了三十多条人命,因此被判刑冰冻七十年,而"铁凤凰" 则被判终生冰冻。到了2032年,在一次例行检查中,"铁凤凰"化冻逃脱,警方只好将"毁灭者"提前解冰,让他缉拿案犯归监。不过,36年过去,城里的一切都已大变样,就是警匪之间的游戏规则也已不同,他们二人仍像过去一样横冲直撞,搅得天翻地覆......
  片中出现的正面人物与泛泛而言的"好人"有所不同,他对罪犯只讲两个字:"毁灭",别的在所不惜;而反面人物有杀人不眨眼的一面,但幽默起来也把英雄折腾得够呛。

QUOTE

《一亩二分地》影评



越空狂龙&鼠 demolition men & mice

好莱坞老牌动作巨星史泰隆1993年主演的科幻片 《Demolithion man》(中文译作《超级战警/越空狂龙/毁灭者/爆破人》),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里边主要的科幻情节就是将来社会( 1996年!)对犯罪分子的主要刑罚将是一种非常牛的"冰封刑"�C顾名思义,就是将犯人用一种类似液氮的物质速冻起来,使得人体的细胞和组织瞬间进入休眠状态而且停止老化(当然,"冰冻活人"这个构想就算不是老掉牙也绝算不得nb, 我认为其nb的地方在于编剧的进一步发挥�C)在这种休眠状态中,大脑还能接受信息,于是可以向被冰封的犯人脑内输入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或指令(也就是变相劳改和洗脑),等刑期结束被解冻出来就可以直接变成良好市民甚至专业人才(编剧们估计也看腻了英雄哥哥的硬汉形象,居然阴损的将史泰隆培养成了织毛衣高手)。

类似的"速冻使人休眠,解冻使人返生"构想在港片《急冻奇侠》 里也有触及,在科幻小说里更是屡见不鲜,甚至现在更进入了现实生活:据华尔街日报报道, 大款们的葬礼安排已经开始从买墓地,立遗嘱分财产给儿女变为将自己作为自己的遗产继承人,把自己冻起来,幻想将来某日能够解冻并活转来拿回自己的大笔遗产及利息(斜体字部分是从《国家地理》道听途说来的)。

可惜技术的进步远远跟不上人类伟大的幻想和没完没了的渴望,到现在关于"速冻人"的一个关键性技术问题还是难以解决�C人体大概70%以上都是水,真要冻将起来,组织、细胞里都成了冰碴子,很可能损伤一些关键性的部分(比如大脑?)。而且在冰冻情况下仍然无法阻止水分的蒸发,会造成严重的" freezer burn"现象。

然而由于新陈代谢的灵活性,在自然界其实不乏休眠的例子,哺乳动物的冬眠大家都很熟悉了,甚至有些鲨鱼离开水看起来仿佛死了,其实却只是进入休眠(quiescent) (大家要是见着岸上的死鲨鱼可小心点)。这些进入休眠的动物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呼吸明显变慢。政治老师教我们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这话也适用于氧气与生命的关系:虽然地球上因为有了氧气才有生命诞生,氧气在支撑生命的同时却也通过产生各种疯狂迫害细胞并导致人体衰老的氧自由基来吞噬它。有实验证明,老鼠在纯氧的环境中只能生存三到四天,而如果育婴箱导入的氧气过于充足也会对置身其中的早产婴儿造成危害。

西雅图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生物学家马克・罗斯(Mark Roth)据此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 我们体内产生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占据氧气通常能够占据的空间而达到控制氧气的摄入和利用的目的,也就是"体内控制我们燃烧程度的化学武器"。因此,他认为加大硫化氢的含量能够进一步降低我们氧化、衰老的程度,甚至进入休眠。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他把一只老鼠关在充满硫化氢气体的小室里进行试验。马克发现这只老鼠的呼吸频率由每分钟120次降至10次,体温降低了40华氏度(亦即摄氏二十度左右)。六小时之后把老鼠放在新鲜空气里,它又活蹦乱跳了。对此,罗斯宣称"我们把它整成了冷血动物,又把它给整回来了"。

对于这项研究scorp是持1分将信9分将疑的态度,毕竟一切还只停留在"大胆推测"的假说阶段,老鼠实验并不能够说明问题,且不说长期休眠能不能够借此实现,就算实现了,谁能保证这休眠期间不会有什么病变甚至变异呢?何况与其要在这臭鸡蛋气中获得永生,还不如让我死了得好。但话又说回来,很多伟大的发现一开始听着都不怎么靠谱,没准儿2050年街上走的咱们还成了小年轻儿了哪。

本文参考文献 :Taking a Metabolic Time-out,《national geographic》2006年 7月号。

免责声明:大家看看玩儿,可别太当真哪,尤其不要随便搞活体实验。出了人命《一亩二分地》全体编撰人员概不负责 tongue.gif

引用此页 (Trackback) (?)[webnote]

 

 

中文名称:超级战警
英文名称:Demolition Man
别名:越空狂龙,毁灭者,爆破人
版本:思路.720re.384K5.1[HDTV-RE]
发行时间:1993年
电影导演马考・布莱姆比拉 Marco Brambilla
电影演员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Sylvester Stallone
     韦斯利・斯奈普斯 Wesley Snipes
     桑德拉・布洛克 Sandra Bullock
     奈杰尔・霍华霍内 Nigel Hawthorne
     本杰明・布拉特 Benjamin Bratt
     罗伯・高顿 Bob Gunton Glenn Shadix
     丹尼斯・利里 Denis Leary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247_5213_6d0a9f8fd01c1fa.jpg
中文名称:超级战警
英文名称:Demolition Man
别名:越空狂龙/毁灭者/爆破人
电影导演:马考・布莱姆比拉 Marco Brambilla
电影演员: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Sylvester Stallone
韦斯利・斯奈普斯 Wesley Snipes
桑德拉・布洛克 Sandra Bullock
奈杰尔・霍华霍内 Nigel Hawthorne
本杰明・布拉特 Benjamin Bratt
罗伯・高顿 Bob Gunton Glenn Shadix
丹尼斯・利里 Denis Leary
IMDB:http://www.imdb.com/title/tt0106697/


新闻组发片带的是2.0音轨,换成原版DVD提取的384K5.1。只找到这个音轨。

www.SILU.INFO FANXY制作,推荐下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FRANKIEHO提供音轨


思路原创首发VC,任何转载请注明转自VeryCD。

剧情简介:

  1996年的洛极叽有一个不按常规办案的"毁灭者"约翰・斯帕里,为捉拿绰号"铁凤凰"的凶犯,赔了三十多条人命,因此被判刑冰冻七十年,而"铁凤凰" 则被判终生冰冻。到了2032年,在一次例行检查中,"铁凤凰"化冻逃脱,警方只好将"毁灭者"提前解冰,让他缉拿案犯归监。不过,36年过去,城里的一切都已大变样,就是警匪之间的游戏规则也已不同,他们二人仍像过去一样横冲直撞,搅得天翻地覆......
  片中出现的正面人物与泛泛而言的"好人"有所不同,他对罪犯只讲两个字:"毁灭",别的在所不惜;而反面人物有杀人不眨眼的一面,但幽默起来也把英雄折腾得够呛。

QUOTE

《一亩二分地》影评



越空狂龙&鼠 demolition men & mice

好莱坞老牌动作巨星史泰隆1993年主演的科幻片 《Demolithion man》(中文译作《超级战警/越空狂龙/毁灭者/爆破人》),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里边主要的科幻情节就是将来社会( 1996年!)对犯罪分子的主要刑罚将是一种非常牛的"冰封刑"�C顾名思义,就是将犯人用一种类似液氮的物质速冻起来,使得人体的细胞和组织瞬间进入休眠状态而且停止老化(当然,"冰冻活人"这个构想就算不是老掉牙也绝算不得nb, 我认为其nb的地方在于编剧的进一步发挥�C)在这种休眠状态中,大脑还能接受信息,于是可以向被冰封的犯人脑内输入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或指令(也就是变相劳改和洗脑),等刑期结束被解冻出来就可以直接变成良好市民甚至专业人才(编剧们估计也看腻了英雄哥哥的硬汉形象,居然阴损的将史泰隆培养成了织毛衣高手)。

类似的"速冻使人休眠,解冻使人返生"构想在港片《急冻奇侠》 里也有触及,在科幻小说里更是屡见不鲜,甚至现在更进入了现实生活:据华尔街日报报道, 大款们的葬礼安排已经开始从买墓地,立遗嘱分财产给儿女变为将自己作为自己的遗产继承人,把自己冻起来,幻想将来某日能够解冻并活转来拿回自己的大笔遗产及利息(斜体字部分是从《国家地理》道听途说来的)。

可惜技术的进步远远跟不上人类伟大的幻想和没完没了的渴望,到现在关于"速冻人"的一个关键性技术问题还是难以解决�C人体大概70%以上都是水,真要冻将起来,组织、细胞里都成了冰碴子,很可能损伤一些关键性的部分(比如大脑?)。而且在冰冻情况下仍然无法阻止水分的蒸发,会造成严重的" freezer burn"现象。

然而由于新陈代谢的灵活性,在自然界其实不乏休眠的例子,哺乳动物的冬眠大家都很熟悉了,甚至有些鲨鱼离开水看起来仿佛死了,其实却只是进入休眠(quiescent) (大家要是见着岸上的死鲨鱼可小心点)。这些进入休眠的动物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呼吸明显变慢。政治老师教我们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这话也适用于氧气与生命的关系:虽然地球上因为有了氧气才有生命诞生,氧气在支撑生命的同时却也通过产生各种疯狂迫害细胞并导致人体衰老的氧自由基来吞噬它。有实验证明,老鼠在纯氧的环境中只能生存三到四天,而如果育婴箱导入的氧气过于充足也会对置身其中的早产婴儿造成危害。

西雅图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生物学家马克・罗斯(Mark Roth)据此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 我们体内产生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占据氧气通常能够占据的空间而达到控制氧气的摄入和利用的目的,也就是"体内控制我们燃烧程度的化学武器"。因此,他认为加大硫化氢的含量能够进一步降低我们氧化、衰老的程度,甚至进入休眠。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他把一只老鼠关在充满硫化氢气体的小室里进行试验。马克发现这只老鼠的呼吸频率由每分钟120次降至10次,体温降低了40华氏度(亦即摄氏二十度左右)。六小时之后把老鼠放在新鲜空气里,它又活蹦乱跳了。对此,罗斯宣称"我们把它整成了冷血动物,又把它给整回来了"。

对于这项研究scorp是持1分将信9分将疑的态度,毕竟一切还只停留在"大胆推测"的假说阶段,老鼠实验并不能够说明问题,且不说长期休眠能不能够借此实现,就算实现了,谁能保证这休眠期间不会有什么病变甚至变异呢?何况与其要在这臭鸡蛋气中获得永生,还不如让我死了得好。但话又说回来,很多伟大的发现一开始听着都不怎么靠谱,没准儿2050年街上走的咱们还成了小年轻儿了哪。

本文参考文献 :Taking a Metabolic Time-out,《national geographic》2006年 7月号。

免责声明:大家看看玩儿,可别太当真哪,尤其不要随便搞活体实验。出了人命《一亩二分地》全体编撰人员概不负责 tongue.gif

引用此页 (Trackback) (?)

Google Earth版《越狱》――逃亡路线地标

[webnote]
 
 

Google Earth版《越狱》――逃亡路线地标

作者:上帝之眼编辑部 jscz_ch

  《越狱》(Prison Break),是FOX电视台目前最为热门的电视连续剧之一。无论在哪个论坛的影视版块,都会有人问及PB的剧情及下载地址。自8月21日第二季开播以来,网络上再掀起了一阵PB狂潮。

  加拿大一家网站,根据当前已播放的三集内容,制作了一款逃亡路线地标。

地标下载后,如下图所示

下载地标:

136-Fugitive_Tracker.rar

HR实战:给白领发钱是个技术活

[webnote]
 
 
HR实战:给白领发钱是个技术活
   
  
   
2006-09-21 20:14:55.353
     
      从最近这几年来看,往往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行业薪酬增长趋势反而不如那些传统行业。也就是说,真正赚大钱的是一些闷头赚钱的人,喊得热闹的行业往往是赚不到钱的。

白领依旧是人们最期待的角色之一。

这群从1992年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催生的宠儿,拿着令人艳羡的高薪,数不清的企业在想方设法地吸引他们,公司管理层也在为刺激他们发挥更大价值而绞尽脑汁。

但奇怪的是,"在探讨中国白领产生的问题上,从公益范围的角度探讨白领人才价值此前几乎没有过。"2月16日举办的"21世纪中国白领人才价值"北京圆桌会议上,智联招聘助理总裁赵鹏如是说。

传统行业的白领最有钱

"从过去五年来的数据来看,薪酬的增长趋势相当平稳,大概都是分布在7%到9%之间",美世咨询北京公司高级咨询顾问邱晓昀对《第一财经日报》说,"和亚洲周边国家相比,像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国家,我们的社会发展水平差不多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但是我们的白领人才收入水平要比他们高。"

不过,中国白领工资水平的增长与GDP的增长之间的比例是不协调的。

在2004 年和2005 年,中国的GDP增长在全球排名第二,可是我们国家的平均工资水平增长率排名要远远低于这个排名。"白领人才没有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也是一个问题,"智联招聘助理总裁赵鹏对记者如是说,"美国同行今年大家拿到的红包好像是二战以来最多的,华尔街今年发红包发疯了,而我们呢?我想这是一个企业、行业发展与它的员工,特别是核心人才个人价值实现之间的一个分享和平衡问题。"

哪些行业的白领最有钱呢?很多人会说是高科技行业,三年以前也许是如此。

从三年以前来看,薪酬占有显著优势的是高科技行业,但根据其2005年薪酬水平统计,如果从增长的趋势看排在最后一名的是高科技。

从最近这几年来看,往往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行业薪酬增长趋势反而不如那些传统行业。真正赚大钱的是一些闷头赚钱的人,喊得热闹的行业往往是赚不到钱的。比如能源、教育,还有一些新兴行业,比如地产行业,像投行,它不是人们所关注的重心,但是在这里面会有大量高薪的人才。

给白领发钱是个技术活

如果倒退五年,白领人才相对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以及集中在一些跨国公司,但是现在他们正在越来越多地流向一些本土的中小型企业,发展区域也越来越广。

"在未来几年之内,中国中高级白领人群的需求量还会继续放大,"邱晓昀对记者说,"第一,我们的外企还在中国持续保持它的业务发展,它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停止,这样就必然会带来一个高端人才的需求。第二,中国本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走向国际化,无论如何它都会保持前几年的增长态势。"

不过,白领人才一些新的特点也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从员工来说可能过去只关注薪酬,现在越来越关注工作气氛,"人众人公司总裁杜葵如是说。很多人力资源的专业机构调查,发现员工离职最重要的原因往往是和老板不和。"所以关注这些东西,可能关注休假,关注公积金,甚至他关注老板,你不能只给我工资,我得分享你的成果。就是要加入,要有主人翁的感觉,这是今天知识工作者的特点。"

"时刻关注员工的内心感受。因为知识工作者和蓝领工人最大的差别是,一方面他把工作本身和他的生活连得特别近,但是反过来他有时候又要时时刻意和工作保持一个距离,所以他们有思想、有情感。而不幸的是,在他们脑袋里有一大堆相互矛盾的价值坐标在里面。所以有时候,怎么给钱比给多少钱更重要。"新浪人力资源官段冬说。这就需要管理者得特别小心,尤其是现在年初发奖金、制定下一年绩效考评的时候。

"我们有下面的总经理来了以后他说,100万元可以提成3%,如果你做到了100万元到200万元之间你可以提5%,但是觉得这看起来是有激励,但是你设想一下,当这个人做到了99万元的时候,他的感受是什么?他只能拿3%的提成,他不会觉得好,他会觉得我少拿了2%的奖金,因为如果他做到101万元,他就可以多出两个百分点。所以这就是一个问题,你就要想你怎么去设计这个关口是管理者要想的,怎么给钱比给多少钱更重要。这也是为什么美世咨询收益这么好,因为发钱的事儿越来越变成一个技术的活儿了。" (第一财经日报)

eemap更新在线追踪《越狱》路线图

[webnote]
 
 
 eemap更新在线追踪《越狱》路线图
cnBeta 网站推介一款基于Google Earth/Maps的中文地图,融合了wiki版本管理技术和开放、共享、协同编辑的思想理念,



更新具体内容如下:
1、主题地图 RSS订阅功能;
2、简单的Tags聚敛功能;
3、搜索功能完善,搜索结果相对更加精确;
4、个人页面细化,短消息及好友功能;
5、直达地址功能增强,支持国外所有国家的中文和英文名称搜索;
6、随机推荐主题地图功能;

特别说明:"我的地图"页面参与编辑的数据暂未统计所以并不准确;右侧详细信息列表增加"返回"功能,解决了大家一直"恐怖"的一旦进入详细便无法返回的缺陷;

相信原来就是eemap爱好者们看到这次的更新会很兴奋,因为原来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这次都作了一些改进和细化,另外互动性方面更强,整个网站活起来了!

目前国内外热播的美剧《越狱》的故事发生地点、情节和剧照都被网友悟空整理到了eemap上做成了一个《越狱》路线图,例如:福福克斯河监狱、库克郡法院(芝加哥)、布鲁克林餐馆等等,所有地点都是电视剧中出现的真实场景,非常值得一看!

PS:引用代码:可上eemap站点自己调用

英特尔这只大恐龙现在为什么这么衰?

[webnote]
 
 
英特尔这只大恐龙现在为什么这么衰?
IT.com.cn | IT视点 | 出处:原创-IT| 2006年09月22日 14:08 | 阅读 28 次
        
英特尔这只大恐龙现在为什么这么衰?
2006-9-21 16:57:00 文/无波 出处:IT.com.cn(IT世界网)
 
当年那只自称肥胖而动作敏捷,并且吃肉的Intel恐龙
现在的表现看起来真的比较衰
不过如今它正在开展瘦身运动

  大多数战略转折点并不是呼地一下来到眼前,而是像那句描写雾地名诗一样"蹑着猫步而至",只有在回忆往事的时候那些琐碎的小事才显现出来,正是它们暗示着竞争力的改变。

                                        ――Intel创始人格鲁夫

  这是当年把Intel带上卓越颠峰的格鲁夫说出的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当时在他的带领下,Intel公司终于断然砍掉了存储器生产,集中资源微处理器领域取得了突破。从此,Intel踏上了光荣与梦想之路,所以后来写回忆录的时候,格鲁夫开始细细的回顾走向辉煌一个个细节,从那些平凡而琐碎的小事中,找到了一个个成功的因子。

  现在我们换一种角度来思考:蹑着猫步走来的,常常也不一定都是骄傲,也许也会预示着落寞与衰败。尽管我们对于Intel的研究不可能太多,但Intel 遭遇困境的原因,绝对不可能仅仅是因为在技术和战略出了问题那么简单。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或许从很多平凡的细节和小事上,我们也不妨智者见智的窥探出, Intel在长期的优势地位下,在内部慢慢地滋生出了傲慢自大的心理和文化,一步步的在很多地方显示出了消极的影响,最终出现了今天的局面。尽管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Intel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其技术战略上,被竞争对手AMD一步抢先,以致步步抢先。

  尽管我们不能否认,IT行业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然而在小概率上的几次事件的遭遇,已经足以能带给业界一些启发,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镜头一:某知名媒介举行N周年庆典的时候,业界巨头纷纷发来贺辞,唯独跟Intel联系上后,对方却答复,你们自己写好,当是我们发过去的就可以了。

  比之结果,合作伙伴更多的时候关注的是态度。是谁让谁郁闷,又是谁让谁温暖?

  镜头二:某区域连锁网吧开展推介活动,AMD大中华区市场营销总监孙秀芳女士亲自到现场捧场,另一个合作伙伴Intel方面的代表不知谓何人。据说孙秀芳女士在很多时候,只要时间允许,都会亲临伙伴发布会的现场,并且会努力而友好的做好配合,尽管很多客户暂时似乎还不够强大,但后来就是同这些逐渐成长的客户们在开始一步步的向AMD倾斜。

  AMD总监女士的表现很像中国著名的企业家:华为老总任正非先生。据称在通常情况下,想见任先生一面,不管对方是什么来头,只要他不乐意,天王老子也够呛――不过有一个例外,就是面对客户的时候,任先生甚至能亲自站到门口,手拿名片亲切的一个跟一个客户打招呼,不管对方是芝麻小还是西瓜大。

  Intel的表现则同很多染上了大企业病的家伙有一点点类似,三六九等分的太清,只会离伙伴越来越远。不贴近一线,永远不能的触摸到真实的市场,而只会培养迟钝而自大的脑子,企业的市场敏感度永远都在一线才能体验出。

  镜头三:04年8月,AMD与联想携手,在北京推出价格不到人民币三千元(约合新台币一万二千元)的计算机,主攻农村市场。"只走低价,将让大陆市场陷入恶性循环,"英特尔中国总经理杨旭驳斥。强势的英特尔与联想进入冷战,但双方关系越紧张,就越让AMD与联想的合作关系更紧密。在随后的时间里,Intel的传统的铁杆一样的盟友一个接一个的投奔对手AMD而去。

  尽管在当时,Intel仍然还足够的资本去强势,但是与当时的中国市场老大打冷战无论怎么说,都不能说是一个明智的决策,而且,鬼才能想到,那年的12月,联想居然上演了"蛇吞象"的一幕,一举成了世界第三大电脑厂商。

  对待有强大潜力的伙伴,Intel没有给予宽容;作为打冷战的对手,Intel也低估了对方的潜力和运气。

  镜头四、中国力推自己的无线标准WAPI,与英特尔推动的无线平台出现冲突,后者的强势态度,让中国政府一度表态,如果英特尔不做改变,将禁止其产品在中国出售。AMD中国的团队领导人物郭可尊在此时反而推动了AMD将X八六低耗能技术免费移转到中国,让AMD进入官方与企业市场更顺利。

  在任何时候,与政府出现直接的冲突一定是不明智的。尽管Intel后来的手段相当的高明,在市场上目前建立起了强大的领先优势。但是,其印象分丢得太多了,负面的影响一直相当恶劣,而且其所做所为不蒂于把AMD推进了广阔的中国市场的大门里。

  镜头五、Intel经理每天早上11:00到办公室,对下属非常宽容。周末是固定的休息时间,生活,稳定而惬意;Intel长期实行"two boss"的管理制度(即一个部门有两个老板主管,或者两个部门并行,但同时两个老板主管),导致"经理扩张太快,造成每个决定同期论证和达成共识的周期很长,所以每一项决定的效率很慢。"

  "地产狂人"顺驰的孙宏斌先生曾这样教导员工:要想比别人快一倍,就要付出多一倍的努力。当Intel的某些部门在过着宽容、有规律、稳定而惬意的生活时候,对手AMD终于抛出了领先一步的双核产品,确立了自己的优势地位。而更多的冗员,当然不会带来更高的效率,反而带来更多的不必要的麻烦――你的任何麻烦都是竞争对手的机会。

  也许有人会持有一些反对意见,认为大公司已经有了完善的规则,注重团队和协同。我只能称之为,未必!我们可以拿公认的很有创新文化的企业标杆――微软和Google 来稍微做下比较:微软中国研究院初创立的那段时间,其工程师连续多日持续不断的在办公室做研发,在这种充满激情的文化和投入下,才有了微软中国研究院乃至亚洲研究院的今天;而公认的Google第一美女副总裁Marissa Mayer,在google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9点一直到晚上12点回家,她每天要在Google呆上十几个小时。"Google不但拥有一群天才,更重要的是他们都非常努力工作,才成就今天Google的高速成长。"(Eric Schmidt语)

  每一项技术和产品的领先,每一项优势的确立,哪怕只有一点点,都意味付出更多更多的投入和汗水。快的吃掉慢的,大的未必就理所当然的快,这是很现实的道理。Intel这只当年号称灵活的只吃肉的大恐龙这段时间不仅跑的有些慢了,而且还因为自己的傲慢自大,把不少以前跟自己一起的跑的大大小小的恐龙同盟们,赶到了竞争对手那里。

  不过Intel毕竟不愧是Intel,其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优势也恰好在最关键的时候开始发挥作用,在断然宣布多达上万人的裁员之后,其处理危机的步调却相当的稳健和细致。

  首先其裁员之前,专门请了咨询公司在公司内部进行细细的考察和调研,其裁员的战略并非盲目下手;其次、切入点相当准――多余的经理人员;第三、补偿金合法且合理(尽管补偿方案因国家和地区的劳动法保护规定不同各有差异);第四、Intel中国公司"为裁员员工专门请了一个专业服务公司,为我们写简历,帮助我们寻找猎头公司和新的工作机会,以及帮我们掌握寻找新工作需要的一些新的技能等(被裁员工语)"。

  这种科学性和人性化的裁员方式不仅尽力的在减少Intel裁员带来的动荡,而且在相当的程度上体现出了对人的尊严和利益的尊重,我们国内的众多所谓致力于打造优秀民族企业、创建和谐社会、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的名牌企业,在裁员这个事情跟Intel之流的企业一比较就会得出结论――两者的差距根本没得比。

  所以,从这些动作上,我们反而依然能看到Intel作为一个领袖企业的灵魂。Intel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google站内搜索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