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九月 07, 2006

【中国点滴】上海人变得越来越具有善意

[webnote]
 
 
【中国点滴】上海人变得越来越具有善意
DATE 2006/09/07/01 印刷用网页

  【日经BP社报道】 【日经BP社报道】本文译自作者2006年8月2日撰写的日文专题 "上海人の「一日一善」が��えている",特此备注。更多报道参见"中国点滴"专题。

  最近,感觉上海人在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具有善意。这当然只是笔者个人的感受,无法做客观论证。不过笔者试着问了几位长驻上海的日本友人,有同样感觉的不少。这也许是因为社会富裕了,人们有了心情去关心他人。尽管从整个中国来看,这只是部分地区的情况,但笔者认为这是中国社会从内部开始变化的一种表现。

司机停车让行,让笔者感慨

  前几天,笔者走在在住所附近的人行道上,看到马路上一个妇女拉着装满水果的架子车经过。这周围有许多高级公寓,所以路边随处可见向住户兜售水果的小商贩。现在是桃子上市的季节,这位妇女的车上也堆满了桃子。

  但当那位妇女要将车拉上马路边时,由于马路牙子较高,那个妇女虽然十分用力,但车子怎么也上不了台阶。这时,刚好有一位路过的穿戴整洁的30岁左右的男士,从后面过来帮忙推车,车子这才拉上了台阶。

  拉车女子心存感激地小声对男士道谢,男士微笑离去。

  这虽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因为很少见人对路边商贩如此友善,同时也是为自己只是站在一边观看而感到惭愧,所以这件事儿使笔者难以忘怀。

  第二天,笔者在在划有中间线的道路上停车等待左转进入一幢大楼时,一辆迎面开来的车停下,对方司机挥手示意让我们先转弯。我的司机打方向盘左转,并轻轻举起右手向对方致意,对方也举手回应。

  老实说,在中国,汽车主动给对方让行是非常少见的,笔者几乎没有经历过。彼此互不相识的司机之间举手致意就更不常见,这也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帮人提行李上楼梯

  下面这件事比让行更早一些。笔者为去江苏某地而从上海乘火车。笔者沿着通往站台的台阶拾级而上,一个抱着孩子、手里拎着大提包和塑料袋的女士非常艰难地走着。

  这时,旁边的一位中年男士不由分说,从女士手中拿过行李,三步并作两步就上了台阶。刚开始那位女士还以为遭到了抢劫,满脸惊慌。但看到那位男士正微笑着站在台阶上面等着她,女士这才放了心,连声道谢: "谢谢、谢谢"。

  这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但由于这样的情景平时很少见,所以让人感到心里很温馨。

"小小的善意"出现的理由

  在短时间内连续3次看到助人为乐的情景,或许有人会说这不过是碰巧。但笔者却不这么认为。至少在上海,人们的驾车礼仪在最近1年有了许多改善,变得与过去明显不同,(尽管如此,初次来上海的日本人还是会被"勇敢"的驾驶行为吓一跳)。进办公楼大门时,你为后面的人按住门,虽然通过者不做任何表示的依然不少,但对你的好意表示感谢的人比以前肯定是增多了。

  如果笔者的感觉是正确的话,那么其原因很大可能是由于社会变得富裕了。虽然还谈不上"衣食足而知礼节",但在自己的生活都没有余力的情况下,和善待人的人比较少也是当然的事了。

  中国确实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即便上海发生了上述变化,那么波及到其他地方还会需要不少时间。但不管哪个地区归根结底都是中国人,如果其他地区的生活也变得富裕起来的话,出现同样现象的可能性应该很高。

公德与礼仪,同社会富裕程度成正比

  笔者1959年出生于东京郊外,至今仍非常清楚地记得,小时候自己家附近的铁路车站的站台上和铁道上总有乱扔的垃圾和烟头。现在日本的车站的确很干净,但决不是从前就如此。这也是因为社会变得富裕了。

  社会一定要富裕。社会变得富裕了,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相信对此说法有人会持不同意见,但鉴于上海的变化,笔者的感受就是如此。(特约撰稿人:田中信彦)

■作者简介: 原日本每日新闻社记者。目前在上海和东京从事面向日资企业的人事咨询业务,同时还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继续执笔报道中国的最新动态,力求提供给读者一个真实的中国。作者的博客网页(日文)参见此处

没有评论:

google站内搜索

Google